附件3:
安徽省職業教育提升工程建設計劃
項目申報書
申報學校:
主管部門:
編制人員:
聯系方式:辦公電話
手機號碼
電子郵箱
學校項目建設辦公室
2016年1月
填 報 要 求
一、請按照《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》要求,如實填寫,規范嚴謹,及時提交。
二、有關數字、材料和信息的截止時間為2015年12月31日。除注明者外,僅填近3年的情況。
三、文字描述要說清時間、內容、結果,重點突出,邏輯清晰,敘述簡要,不得超出相應部分要求的篇幅。
四、填寫文字內容的字體為楷體_GB2312,字號為五號,行距為固定值16磅。
五、此申報書請使用A4紙,雙面印,左側裝訂,一式4份連同電子文檔一并上報。
內 容 索 引
表1:辦學方向
表2:辦學條件
表3:教育教學
表4:學校管理
表5:校企合作
表6:質量效益
表7:省技能大賽賽點申報
4
|
| 學校類別 | □普通中專 | |||||||
學校屬性 | R公辦學校 | |||||||||
學校地址 |
| |||||||||
郵政編碼 |
| 學校網址 |
| |||||||
學校法人 |
| 聯系電話 |
|
| ||||||
項目負責人 |
| 聯系電話 |
|
| ||||||
學校上級 主管部門 |
| 建校時間[1] |
| |||||||
國家級重點取得時間 | 年 | 當時校名 |
| |||||||
辦學特色概述(限500字) | ||||||||||
| ||||||||||
擬申報項目 | ||||||||||
|
說明 | 簡述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學校的辦學定位、培養目標、發展思路及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等情況。 |
教育方針與辦學定位(限800字) |
|
培養目標及發展規劃(限800字) |
|
說明 | 簡述校園占地、建筑、布局及校內運動場館、圖書館、體育設施設備等的管理與利用等有關情況(一校多址或租用土地、建筑的,要詳細說明)。 | ||||||||
占地面積與使用(限500字) |
| ||||||||
建筑面積與使用(限500字) |
| ||||||||
學校占地面積 | 總計: 平方米 | 學校建筑面積 | 總計: 平方米 | ||||||
其中:租用 平方米 | 其中:租用 平方米 | ||||||||
藏書總量 | 萬冊 | 其中:印刷圖書 | 萬冊 | ||||||
電子讀物 | 萬冊 | ||||||||
報 紙 | 種 | 期 刊 | 種 | ||||||
閱覽室座位 | 個 | 電子閱覽室計算機 | 臺 |
說明 | 簡述實訓設備、設施配置及設備總值,各類專業校內外實訓基地,省級以上政府重點支持的實訓基地建設、運行及實訓管理、實訓開出率等有關情況。 |
實訓設備與總值 (限500字) |
|
校內外實訓基地 (限800字) |
|
重點建設的實訓基地 (限800字) |
|
實訓管理及開出率 (限800字) |
|
設備與實訓基地基本情況、實訓開出率調查表
校 內 實 訓 設 備 及 開 出 率 | ||||||||||||||
專業名稱 | 專業 代碼 | 應開 個數 | 實開 個數 | 主要儀器設備及數量 | ||||||||||
|
|
|
|
| ||||||||||
|
|
|
|
| ||||||||||
|
|
|
|
| ||||||||||
|
|
|
|
| ||||||||||
|
|
|
|
| ||||||||||
|
|
|
|
| ||||||||||
|
|
|
|
| ||||||||||
|
|
|
|
| ||||||||||
|
|
|
|
| ||||||||||
校內實習 設備總值 | 應開個數 | 校內外實開個數 | 開出率 | |||||||||||
|
|
|
| |||||||||||
校內實訓基地現狀 | ||||||||||||||
名稱 | 建筑 面積 (平方米) | 儀器設備 | 其中: 大型儀器設備 | 主要實訓內容 | 主要服務專業 | |||||||||
臺/套 | 總值 (萬元) | 臺/套 | 總值 (萬元) | 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
校外實訓基地現狀 | ||||||||||||||
名稱/合作企業 | 主要實訓內容 | |||||||||||||
|
| |||||||||||||
|
| |||||||||||||
|
| |||||||||||||
|
| |||||||||||||
省級以上政府重點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現狀 | ||||||||||||||
基地名稱 | 批準時間 | 批準部門 | 資金投入情況 | |||||||||||
|
|
|
| |||||||||||
|
|
|
| |||||||||||
|
|
|
| |||||||||||
|
|
|
| |||||||||||
|
|
|
|
說明 | 簡述教師隊伍結構、數量、素質等有關情況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
教師數與生師比(限300字) |
| |||||||||||||||||||
企業兼職與雙師型(限300字) |
| |||||||||||||||||||
學歷與職稱 (限300字) |
| |||||||||||||||||||
項目 人數
分類 | 人 數 | 學歷情況 | 職稱情況 | |||||||||||||||||
研究生 | 本 科 | 專 科 | 中 職 | 其 他 | 高 級 | 中 級 | 初 級 | 無 | ||||||||||||
專任教師 | 基礎課 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
專業課 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
小 計 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
兼職教師 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
合 計 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
生師比 |
| 專業課教師比 |
| 企業兼職比例 |
| 雙師型 人數 |
| 雙師型比例 |
|
說明 | 簡述校園網及管理信息系統,計算機與多媒體設備配置,數字化教學資源庫、教學平臺和試題庫平臺等配備及應用情況。 | ||||
校園網 (限500字) |
| ||||
計算機與多媒體設備 (限500字) |
| ||||
數字化教學資源與平臺 (限800字) |
| ||||
計算機 基本情況 | 型號 | 基本配置 | 數量 | 完好程度 | |
|
|
|
| ||
|
|
|
| ||
|
|
|
| ||
|
|
|
| ||
合 計 |
|
|
| ||
生均擁有計算機臺數 |
| ||||
多媒體教室個數及主要設備配置情況 | 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 個,主要設備有投影儀、功放、音箱、視頻展示臺。 |
說明 | 簡述學校德育工作機制和隊伍建設,德育內容、方法與途徑創新,學校文化建設與校風校紀等方面有關情況。 |
工作機制與隊伍建設(限1200字) |
|
德育內容與方法創新(限1000字) |
|
文化建設與校風校紀(限1000字) |
|
說明 | 簡述學校專業設置、專業建設的動態調整機制,專業設置結構及示范(重點)專業建設特色等有關情況。 | |||||
專業建設機制(限1200字) |
| |||||
示范專業建設(限1000字) |
| |||||
示范(重點)專業名稱 | 專業代碼 | 在校生數 | 開辦時間 | 認定時間 | 認定部門 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說明 | 簡述學校人才培養模式、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。 |
人才培養模式改革(限1200字) |
|
教學模式改革(限1000字) |
|
說明 | 簡述課程體系建立,校本課程和教材開發、應用、更新機制建設及運行成效等有關情況。 |
課程體系建設與改革(限1200字) |
|
課程內容開發與更新(限1000字) |
|
說明 | 簡述教師培養培訓長效機制建設、專業教師到企業參加實踐制度的落實及成效,專業(學科)帶頭人培養的成效等有關情況。 | |||||||||
教師培養培訓(限800字) |
| |||||||||
專業(學科)帶頭人培養(限800字) |
| |||||||||
專業(學科)帶頭人(限500字) | 專業名稱 | 專業代碼 | 姓 名 | 性別 | 年齡 | 學歷 | 職稱 | 所學 專業 | 所任 課程 | 主要成果 或榮譽 |
|
|
|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|
|
|
|
說明 | 簡述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隊伍結構、整體素質及戰略思維和管理體系等情況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領導結構與素質 (限600字)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戰略思維與管理體系 (限800字) |
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領導班子成員基本情況統計表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姓 名 | 性別 | 出生年月 | 民族 | 學 歷 | 職 稱 | 所學專業 | 任現職前身份及任職年數 | 現任職務 | 分管主 要工作 | |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||||
中層干部隊伍基本情況統計表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項目 人數 職務 | 人 數 | 性 別 | 年 齡 | 學 歷 | 職 稱 | ||||||||||||||||||||
男 | 女 | 30以下 | 31 | 40 | 41 | 50 | 51以 上 | 研 究 生 | 本 科 | 專 科 | 中 職 | 高級及以上 | 中 級 | 初 級 | 無 | ||||||||||||
中層正職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
中層副職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
合 計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
中層科室(部門)數 | 個 |
說明 | 簡述學校管理制度建設,尤其是教學管理、學生管理、預算管理、資產管理、風險管理等制度落實,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建立及執行情況。 | |||||||||
制度建設與落實 (限800字) |
| |||||||||
質量管理與監控 (限800字) |
| |||||||||
主要常規管理制度 | 規 章 制 度 名 稱 | |||||||||
|
| |||||||||
|
| |||||||||
|
| |||||||||
|
| |||||||||
|
| |||||||||
|
| |||||||||
主要教學文件 | 專業 個數 | 教學計劃(方案) | 教學大綱 | 教 學 督 導 機 構 | 名 稱 | |||||
應有數 | 實有數 | 應有數 | 實有數 |
| ||||||
|
|
|
|
| 成立時間 | |||||
國家規劃教材的征訂和使用情況 |
| 年 月 | ||||||||
工作人員數 | ||||||||||
|
說明 | 簡述校企合作運行機制、訂單培養、集團化辦學等有關情況簡述。 | |||
校企合作運行機制(限600字) |
| |||
訂單培養 (限600字) |
| |||
集團化辦學 (限500字) |
| |||
集團化辦學現狀 | ||||
| 集團名稱 | 成立時間 | 主要成員單位 | |
牽頭 |
|
|
| |
| ||||
參與 |
|
|
| |
|
說明 | 簡述學生到企業等用人單位實習的管理制度、管理機制的建立及執行,落實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責任保險制度,幫助實習學生按時獲得合理實習報酬等有關情況。 |
實習制度與管理機制(限800字) |
|
責任保險與實習報酬(限500字) |
|
說明 | 簡述近年來,學校聘任高技能人才和社會能工巧匠來校任教,企業專家參與學校建設、教學和管理及社會組織參與教育教學評價等有關情況。 | ||||||
能工巧匠任教 (限500字) |
| ||||||
企業專家參與 (限600字) |
| ||||||
社會組織評價 (限500字) |
| ||||||
校內職業技能鑒定機構 | 名稱 | 鑒定工種 | 鑒定等級 | 發證機構 | |||
|
|
|
|
說明 | 簡述學校利用教育資源開展面向企業和社會的職業培訓形式、規模、質量及開展生產、咨詢和技術服務的效益等有關情況。 |
職業培訓(限800字) |
|
說明 | 近三年,學歷教育在校生年平均人數的有關說明;就業服務體系建設、就業和創業成才典型及就業率等有關情況說明;畢業生質量及“雙證書”取證率等有關情況。 |
學歷教育人數(限800字) |
|
就業情況(限800字) |
|
畢業生質量及雙證書(限500字) |
|
辦學規模與就業情況調查表
學歷教育人數 | 類別 人數 年度 | 全 日 制 | 非 全 日 制 | 小
計 | 合
計 | 年
均 | ||||||||||||||
年 |
|
|
|
|
| |||||||||||||||
年 |
|
|
| |||||||||||||||||
年 |
|
|
| |||||||||||||||||
培訓人數及情況 | 年 |
| 主要層次 |
| 主要形式 |
| ||||||||||||||
年 |
| |||||||||||||||||||
年 |
| |||||||||||||||||||
合 計 |
| |||||||||||||||||||
年 均 |
| |||||||||||||||||||
近三年學生就業基地情況 | ||||||||||||||||||||
序號 | 單位名稱 | 建立時間 | 年均接納學生數量 | 主要專業 | ||||||||||||||||
1 |
| 年 |
|
| ||||||||||||||||
2 |
| 年 |
|
| ||||||||||||||||
3 |
| 年 |
|
| ||||||||||||||||
4 |
| 年 |
|
| ||||||||||||||||
5 |
| 年 |
|
| ||||||||||||||||
近三年畢業生情況統計表 | ||||||||||||||||||||
專業名稱 | 專業代碼 | 畢業 人數 | “訂單培養”人數 | 雙證 人數 | 就業 人數 | 穩定 人數 | 對口 人數 | 升學 人數 | 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
合 計 |
|
|
|
|
|
|
| |||||||||||||
“訂單培養”率 | % | 取得“雙證”率 | % | |||||||||||||||||
就 業 率 |
| 就業穩定率 | % | |||||||||||||||||
專業對口率 | % | |||||||||||||||||||
升學率 | % |
說明 | 簡述學校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、社會聲譽,在為相關行業、企業培養、培訓和輸送技能型人才的工作中發揮骨干、示范和引領作用情況;近5年,學校獲省級以上綜合性表彰、學生在相關專業領域技能大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情況。 | |||||
貢獻與骨干示范作用 (限800字) |
| |||||
綜合性表彰與技能大賽(限600字) |
| |||||
綜合表彰 | 集體 | 時 間 | 獲獎全稱 | 頒獎單位 | ||
年 |
|
| ||||
年 |
|
| ||||
年 |
|
| ||||
年 |
|
| ||||
個人 | 姓 名 | 時 間 | 獲獎全稱 | 頒獎單位 | ||
|
|
|
| |||
|
|
|
| |||
|
|
|
| |||
技能大賽情況 | 姓 名 | 時 間 | 獲獎全稱 | 頒獎單位 | ||
|
|
|
| |||
|
|
|
| |||
|
|
|
| |||
|
|
|
| |||
|
|
|
|
擬承辦的專業 |
|
目標定位(限500字) |
|
場地設備條件(限1000字) |
|
競賽團隊(限10000字) |
|
賽事管理(限1000字) |
|
賽項水平(限1000字) |
|
市級復評組總體評價(限600字) |
| |||||
負責人 年 月 日 | ||||||
復評專家信息 | ||||||
姓名 | 工作單位 | 職稱/職務 | 手機號碼 | 電子郵箱 | 簽字 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 |
|
|
|
|
|
|
[1] “建校時間”是指學校獨立設置、具有舉辦中等職業教育資格的時間。